一、制定《意見》的背景和主要思路是什么?
隨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社會主要矛盾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人民的健康需求也隨之發生變化。要滿足人民群眾快速增長的多層次、多元化健康需求,需要推動醫療服務高質量發展,建立優質高效的醫療衛生服務體系。要實現醫療服務高質量發展的目標,一方面,要依靠制度建設、科技進步、理念創新,提升醫療服務的質量和效率;另一方面,要進一步關心關愛醫務人員,花大力氣改善醫務人員執業環境和后勤保障,營造全社會尊醫重衛的良好氛圍,團結引領1100多萬醫務人員投身健康中國建設,發揮醫務人員在建立優質高效的醫療衛生服務體系、深化醫改工作中的主力軍作用。
出臺《意見》的主要思路,正是從上述兩個方面著手,一是將解決人民群眾最關心、最直接、反映最突出的醫療健康問題作為出發點和落腳點,通過落實進一步改善醫療服務行動計劃,大力推進分級診療制度建設,全面加強縣級醫院能力建設以及持續提升醫療質量,保障患者醫療安全,推動醫療服務高質量發展。二是突出將切實保障醫務人員基本權益和充分調動醫務人員積極性作為重點,對醫療機構提出了具體的、有針對性的、可操作的具體內容,尤其是結合“中國醫師節”“國際護士節”等重要活動,為醫務人員能夠安心、舒心的開展工作創造條件、營造氛圍。通過調動醫務人員積極性、主動性,保障推動醫療服務高質量發展的各項舉措取得實效。
二、《意見》有哪些主要內容?
為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十九屆二中、三中全會和全國衛生與健康大會精神,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指導下,《意見》充分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理念,從6個方面對推動醫療服務高質量發展提出具體要求。
第一部分是充分認識發揮醫務人員健康中國建設主力軍作用,推動醫療服務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意義。突出強調醫療衛生行業服務內容廣、工作負荷大、職業風險多、成才周期長、知識更新快的特點,充分調動、發揮醫務人員積極性,對提高醫療服務質量效率,保障醫療安全,建立優質高效的醫療衛生服務體系,維護社會和諧穩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第二部分是總體要求。明確了指導思想、基本原則和工作目標。工作中堅持以人民健康為中心、以質量安全為底線、以保障權益為重點、以改革發展為動力,實現醫務人員滿意度不斷提升,群眾獲得感進一步增強,醫療服務高質量發展。
第三部分是大力推動醫療服務高質量發展。一是應用互聯網等新技術、新理念持續優化醫療服務,改善患者就醫體驗,全面提升患者滿意度。二是落實分級診療制度,引導患者科學就醫,提升城鄉醫療服務整體效能。三是提升縣域服務能力,方便患者就近就醫,提升縣域內就診率。四是持續提升醫療質量,保障患者醫療安全。
第四部分是依法保障醫務人員基本權益。一是合理配置醫務人員,滿足醫療服務需求的同時,合理安排醫務人員休息休假,切實落實醫務人員休息休假的權利。二是切實改善醫務人員薪酬待遇,嚴格落實“兩個允許”,推動公立醫院薪酬制度改革試點擴面提升深化。三是繼續加強醫務人員勞動安全衛生保護,減少醫務人員在職業環境中可能受到的危害。四是有效保障醫務人員享有社會保險與福利,鼓勵有條件的醫療機構按照法律法規和有關規定為醫務人員建立補充保險。根據醫務人員承擔的醫療服務風險,購買醫療責任險。
第五部分是營造調動醫務人員積極性的良好環境。一是完善醫療機構民主管理制度建設,落實醫務人員知情權、參與權、表達權、監督權。二是加強醫務人員的人文關懷,關注醫務人員身心健康,使醫務人員舒心、順心、安心地開展工作。三是深入開展“平安醫院建設”,創造更加安全的執業環境。四是做好醫務人員的培養培訓和職業發展。
第六部分是加強組織領導。從提高思想認識,堅持問題導向,持續深化醫改,抓好宣傳引導四個方面提出具體要求。
三、如何保證《意見》真正落到實處?
貫徹落實《意見》,需要充分發揮衛生健康行政部門、各級各類醫療機構和醫療衛生行業學協會的作用,團結協作、形成合力。一是各級衛生健康行政部門、中醫藥主管部門要充分認識調動醫務人員積極性、推動醫療服務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意義,統一思想,高度重視,在當地黨委、政府領導下,加強部門溝通與協作,形成調動醫務人員積極性的政策合力。二是醫療機構要按照國家統一部署,結合實際情況,嚴格落實各項任務。三是各級專業學協會要充分發揮黨和政府聯系醫務人員的橋梁紐帶作用,維護醫務人員權益,團結醫務人員推動醫療服務高質量發展。
同時,國家衛生健康委正在研究啟動專項工作,推動公立醫院實現“三個轉變、三個提高”,其中的一項重點就是要通過轉變支出結構、擴大用于醫務人員薪酬的分配,落實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兩個允許”,進一步提高醫療服務整體效率、醫療服務整體質量和醫務人員積極性。通過動員部署、現場督導、典型宣傳等形式開展專項工作,進一步將《意見》提出的各項重點任務和目標落到實處。
Copyright © www.grupdap.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冀ICP備16010115號-1 冀公網安備 13048102000289號 技術支持:晨光網絡 360網站安全檢測平臺